语音播报
张家茂
英国《独立报》网站近日报道称 ,美国五角大楼下月将与一家技术公司签订价值100亿美元的“作战云”合同 ,亚马逊和微软都在争夺这个建造军用级人工智能计算系统的机会。尽管有一些争议与障碍,然而,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作战云将从底层架构上引发未来战场变革 。
云计算是大数据智能分析处理的基础支撑平台 ,提供强大的存储能力和高速计算能力,以支持海量数据资源的动态管理和软件模型的高性能学习 。其技术实现是基于互联网对相关服务的推送 、使用和交付,通常涉及由互联网提供的虚拟化的 、动态扩展的各种资源 。通过这种方式 ,云中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各用户计算机 、各种物联网终端和设备 。而作战云则是一张覆盖整个战场空间的巨型复杂网络,其中每个合法用户都能实时贡献 、接受和利用重要信息 ,充分了解掌握战场全局态势 ,从而加快指挥决策 、作战行动的速度。
智能化时代的基础设施和核心架构 ,将基于物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四位一体”规划设计。犹如人体一样,物联网构造了眼耳鼻舌等感官,主要功能是负责各类数据的自动采集 ;大数据是各种物联感官所获取的信息,数据规划太大之后,就需要云计算进行记忆和存储 ,云计算的并行计算能力又促进了大数据的高效智能化处理;而人工智能就是最终获得的认知经验 、价值规律和知识智慧 。
美国五角大楼推动的相关项目将建立一个庞大的云计算系统,由互联网上的远程服务器网络存储并处理数据 。战争云将利用这些服务器存储机密军事数据,同时提供计算能力,以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战争规划。
事实上 ,作战云概念最早由美国空军于2013年1月首次提出 ,直接动因是解决当前五代机与四代机互联互通问题 ,目前作战云已经成为引领美军发展的未来作战概念。它以网络 、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 ,核心是作战空间所有可能信息的快速集聚 、即时响应、智能调适 ,实质是对己方透明的一种战场网络,具备“自组织、自愈合 、逐步降级和冗余”特性。
五角大楼在2018年的一份战略文件中就概述 :“‘云’是全球基础设施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它将使官兵拥有数据 ,对保持军队的技术优势至关重要 。”具体而言 ,“作战云”概念有助于战场信息联合与共享,将为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样式带来深刻变革 ,部分平台将同时担负作战 、侦察监视、网关节点等多重角色,同时作战方式也将由固定计划模式向网络化 、随机化打击模式转变 。
当前,美军在作战云方面探索较多 。2014年8月,美海军投资1230万美元启动了为期5年的“海军战术云”项目,2016年在“三叉戟勇士”演习中完成了对“战术云”的信息共享和分析处理能力的测试 。目前的“战术云”软件已进入战场测试阶段,已实现快速共享前线作战单元的最新影像、地图及其他关键信息 。
作战云与其他云计算系统类似,它将把数据和计算机处理器存放在远离实际使用地点的远程数据中心。它使用的技术很可能与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或微软Azure云服务平台使用的技术类似 ,尽管它将通过一系列防火墙与普通互联网完全分离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开展“体系集成技术与试验”项目 ,目的就是发展和验证一种能将飞机、传感器、任务系统等有机融为一体的新型架构 ,为美军实现“作战云”提供技术可能 。
美国军方确信,其作战云系统将使作战部队能够直接接触到对战场策略提供帮助的极其强大的人工智能计算机,从而大大提高部队地面行动能力。士兵们还可以获得大量机密信息 ,这些信息将被严格加密 ,以防落入敌人手中。当然,这样的作战云系统设想也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挑战,这些技术挑战主要包括 :如何能够在高度剧烈的对抗中可靠工作 ,如何能够确保安全保密,如何与各个军种旧有的通信链路兼容 ,如何进行前瞻性的设计等 。
对此,美国军方也做了一些工作 。如美国国防部支持的“面向任务的弹性云”项目,就旨在开发检测、诊断和应对网络攻击的技术 ,解决云计算的安全挑战问题 。而列入五角大楼预算的“加密数据的编程计算”项目,则针对那些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加密状态的数据 ,开发实用的计算方法和编程语言,从而克服云计算环境中的信息安全挑战 ,由于无需在用户端解密数据 ,因此网络间谍的图谋就难以得逞 。
(作者单位 :中国空军某部)
。